下面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教师资格证小学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考点——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及三大要素。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教育有三大基本要素:
(1)教育者:指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
(2)学习者:也称之为“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二)简述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
⑤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手段和组织形式。
(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创新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④教育优先发展:第一,社会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要适当超越现有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态而超前投入;第二,教育发展要优先于或先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和部门而先行发展。
(三)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和程度;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来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②教育通过传播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政治舆论和思潮来为社会政治服务;
③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四)简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
②文化影响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
③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2)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①教育对文化的传递(或传承)功能——对文化的保存;
②教育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对文化的丰富;
③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对文化的提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功能——对文化的创造和更新。
(五)简述教育与人口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②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③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④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教育的优化人口功能
①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②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六)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
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法则(头尾法则)、从中心向边缘法则(近远法则);人的思维是从具体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规律是,按照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顺序发展的。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强调的是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比如小学时期着重培养具体形象思维,中学时期着重培养抽象逻辑思维。
3、不平衡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平衡性,例如:人的身高;另一个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在年龄较早的阶段就发展完成了,比如大脑的发育,有的在较晚的年龄阶段才发育成熟,比如人体的器官。
4、互补性:一方面强调身体之间的互补,例如:盲人的听力特别灵敏;另一方面强调心理弥补生理机能的缺陷,例如:在生病的时候,医生会叮嘱病人保持身心愉悦,病会好的快些。
5、个体差异性: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这条规律有时会通过一些俗语表现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等。
(七)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做。
1、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应该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并“及时而教”。
4、互补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的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5、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八)简述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如: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爬梯比较实验。
(3)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1)外部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墨子:提出“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王充:“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在的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因为: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2015年下小学简答题考过)
(1)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和知识。
【注意】:辩证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受学校教育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条件主要有: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自身情况、家庭环境的效应、社会发展状况等。
4、人的主观能动性
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自学成才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2)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九)简述学制的概念、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学制的概念
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制度,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学制的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学制的建立,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学制的建立,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学制的建立,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3、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3)改革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7(4)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层次与类型多样化;
(5)终身教育迅速发展。
(十)简述我国近代学制(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发展。
我国的近代学制从清末开始建立,以采纳西方学制为其主要特征,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学制有:
(1)壬寅学制:1902年,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只颁布,未实施)。壬寅学制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也是我国教育史上首次纳入师范教育并实施的学制。1904年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重新拟订了一个《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他的颁布标志着封建传统学校的结束,是我国从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3)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
(4)壬戌学制: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中小学实行“六、三、三”三段,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自“壬戌学制”开始,我国教育脱了封建社会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十一)简述近代欧洲的学制。(2016年下小学简答题考过)
(1)双轨学制(英国)
这种学制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衔接、也不对应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2)单轨学制(美国)
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没有像双轨制那样所谓的阶级对立,体现出了教育的平等性特征。
(3)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十二)简述我国现行的学制。
1995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专门规定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
主要招收3——6、7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
(2)初等教育
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周岁儿童入学,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
(3)中等教育
分为初级、高级两级,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
(4)高等教育
高等学校包括全日制大学、专门院校、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十三)简述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包括:国家的义务、学校的义务、家庭的义务、社会的义务等四方面。义务教育具有四大基本特
征:
(1)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它指义务教育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
(2)普遍性:义务教育对象是全社会范围内的适龄儿童,不分民族、种族、社会地位和贫富贵贱,不分男女性别,所有适龄儿童都无条件享受和履行义务教育。
(3)免费性:指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就学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
(4)基础性:指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完成规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础知识、基本节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等方面的教育。
(十四)简述终身教育的含义、特点及主要思想。
(1)终身教育的含义
终身教育概念最早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中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2)终身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全民性;多样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3)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①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过程教育
②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③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
④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
⑤终身教育的目标——
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十五)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构成、确立依据。
1、教育目的的含义
所谓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的构成
8教育目的的体系一般由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等构成。从上位层次的教育方针到下位层次的教学目标是逐步具体化过程。
(1)教育方针: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最新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教育目的:即国家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所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要求。
(3)培养目标:即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
(4)教学目标: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2012年下小学简答题考过)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十六)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指教育目的具有引导教育的发展方向的作用。
(2)选择功能:教育目的影响着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举例说:
①我国古代培养“君子”的目的就决定了以“四书”“五经”作为教育内容。
②中世纪培养“教徒”和“传教士”的目标决定了以宗教神学作为教育内容。
(3)控制功能:教育目的控制着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
(4)激励功能:教育目的激励着教育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目的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评价功能:评价学校的总体办学方向是否正确、清晰,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评价教师的教育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评价学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注意】: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十七)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的方针的基本内容或精神。
(2014年年上小学简答题考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当前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
(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
(十八)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1)德育
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的意义
①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②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③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2)智育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智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智育的意义
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②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智育的任务
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
(3)体育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体育的意义
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体育的任务
①增强学生的体质;
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体育的内容
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军事体育等六项。
体育的组织形式
①体育课。它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体育理论知识的讲授外,主要是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②早操、课间操。
③课外体育锻炼。
④运动队训练。
⑤运动竞赛。
(4)美育
美育的意义(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美育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美育的任务(简述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
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美育的实施途径
①通过各种教学和开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6)五育之间的关系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各育的作用如下:
①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②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③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④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⑤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十九)简述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合适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学科中心课程论源于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技”。
【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博比特、查特斯、布鲁纳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要观点】:
①知识就是课程的核心;
②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③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④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⑤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2)活动中心课程论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
活动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即以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为基础,用儿童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
【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
【活动中心课程论主要观点】:
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②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
③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④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它是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出来的,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
【社会中心课程论主要观点】:
①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②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③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二十)简述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1)学生(儿童)
任何课程的最终目标都应指向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是课程的基本职能,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影响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2)社会
在任何一个国家,学校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现实社会之中。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因此,在课程开发时必须要考虑社会的发展状态和需要。
(3)学科特征
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特征也是影响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十一)简述课程的类型及其特征。
主要概念有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按课程组织方式分类)
①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学科课程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分科课程特征:
第一、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知识本位;
第二、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织课程;
第三、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学科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②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特征:是学科课程的一种改进类型,仍有学科课程的性质。
优点在于:有利有促进知识的综合化,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密切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缺点在于:教科书编写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教学任务,教学有一点难度。
③活动课程(代表杜威),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特征:(简述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的特点。)
第一、经验性;注重通过经验的获得与重构来学习。
第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
第三、综合性;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
第四、乡土性;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与开展活动。
【注意】:
(1)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考虑到过去只是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的弊端,开始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国家课程、必修课程存在;
(2)在小学阶段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
(2)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类)
①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可分为国家规定必修课程、地方规定必修课程和校定必修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必修课程的根本特征是强制性。
②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在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不同分类)
①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②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③校本课程(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注意】: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方式,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4)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按课程呈现方式分类)
①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正规课程、显在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或者说在课程表上应该体现的课程。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②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无形课程、隐蔽课程,其显著特点是“自发的、个性化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物质环境;
第二,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舆论、风气、仪式、制度等;
第三,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团体文化等。
(二十二)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及含义。
11(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课程计划主要包括学科设置、学
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等。
(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的主要
内容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及术语解释。
(3)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教学大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二十三)简述教材的概念和结构、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及教材的作用。
(1)教材的概念和结构教材,又称为教科书,或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结构:教材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题部分。
(2)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②强度内容的基础性,内容的阐述要层次分明;
③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④在教材的安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⑤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⑥教材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二十四)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开展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自主性:在主题开发与活动内容选择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3、开放性: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选择综合性活动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为学生自主活动留出余地。要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使自己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发展。
4、整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要结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活动主题的探究和体验,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方面的内在整合。
5、连续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具有递进性。要促使活动内容由简单走向复杂,使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的持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2019年下小学简答题考过)
1、考察探究: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旅行等。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念;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
2、社会服务: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的需要,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明确服务对象与需要;制订服务活动计划;开展服务行动;反思服务经历,分享活动经验。
3、设计制作:指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并动手操作,将自己的创意、方案付诸现实,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设计制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设计;选择活动材料或工具;动手制作;交流展示物品或作品,反思与改进。
4、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如军训、学工、学农等。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境;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综合实践活动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
(二十五)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改革方向。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包括:
(1)新课程确定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
①知识与技能:强调“学会”。
②过程与方法:强调“会学”。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乐学”。
(2)新课程确定新的学习观,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②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③探究学习:也称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
(3)新课程确定新的学生观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不能用停滞不前的目光看待学生,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要进行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新课程确定新的教师观,从而使教师的角色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5)新课程确定新的教学观,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6)新课程确定新的评价观,从而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