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氛围以及国民学历层次,而低学历代表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关于中职教育的定位问题。职业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类型教育,只是技能教育?只是就业教育?只是差生教育?甚至都不应该存在?
其实,不要说家长了,很多中职学校也没考虑明白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学校还在口口声声的喊着“以就业为导向”。殊不知今天的中职只有20%的学生就业,其余的全都是升学,已经不单纯是就业教育。
中专,已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
新时期职业教育大背景,中专开始回归高中阶段教育
首先我们通过下面几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件,看看新时期的职业教育经历了什么?
1.“中国制造2025”——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
2015年,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为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发布“中国制造2025”。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到2045年将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引领和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设置应用型大学”——推动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培育塔尖建设
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应用型大学被明确地界定为与研究型大学、职业技能型院校并列的一类高校,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构建的重大进展。
3.“中职对口升学”——打通中职、高职、本科院校壁垒,贯通职业教育升学通道
2018年,中专升学开始大热,国家基本打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通道。升学,开始成为中职毕业生的主流选择。
4.“中招录取收紧”——中招分流,解决中职教育的最大瓶颈,生源问题
2018年,很多初三毕业生家长开始嗅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息,如果没有达到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高中学籍开始难以办理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被分流到中职。50%中招录取率成为所有初三毕业生头上的一把量尺,中招分流开启大幕。
短短几年间,国家通过一系列惊人操作,彻底给中职教育翻了天。原来门可罗雀的中职学校现在火爆异常,进中专居然要找关系才能进,真的难以想象;原来办学实力不强,缺资金缺师资的中职,通过“撤转并”加大资金投入后,彻底焕发青春;原来死气沉沉的校园,自由散漫的学生,现在军事化管理朝气蓬勃,学校敢管了,敢开除学生了,学生也不敢造次了,变得越来越规矩了;原来都奔着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选择了升学,上大学成了他们来中职学校主要目的。这就是在这短短四五年间,我一个一线职教工作者亲眼所见的变化。
这所有的变化,最终都聚集到了一点:中职教育是学生步入职业教育的第一个环节,他已经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为学生后续大学阶段职业教育打下基础。其功能越来越像高中,此时我们再看国家为什么将其归到高中阶段教育,他的育人功能已经越来越接近高中的功能——打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思想已脱离现实,短板突出
“以就业为导向”的口号喊了多少年,在当年来说确实很实用,99%的学生都是为了就业才选择中职。到中职的目的就是为了学门技术,找个好工作,因此那时取消了语数外,全部是专业课,技能训练、实习实训都是针对学生就业而设置。但是随着企业反馈增多,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看重学生的文化素质,至于学校最关注u的技能,其实反倒是企业最不看重的。学生年龄小、认知少、文化素养低等原因造成的职业态度问题、职业忠诚度问题都让企业头疼。即使被培养到了企业骨干,企业想提拔,但学生极低的文化素质能力又让企业不得不放弃。这就造成了学生无后续发展能力,续航能力太弱。
根本原因在哪里?
那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只为学生就业后的一两年打算,缺乏长远性。
正是以上的原因,导致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素质能力低下,影响了整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也正是基于改变现状,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的,国家打通了职业教育升学通道,将“文化+专业技能”考核作为升学的主要考核方式,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出路,才是中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2018年以来,学校升学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的81%,可以说升学已经成了中职生的主流选择。学生在中专阶段根本不就业,只是顶岗实习,再提“以就业为导向”以然过时。中职以就业为导向,大学以就业为导向,大家开设的课程都是类似的专业实训课。学生中专学习的专业课,到了大学又重复学习,浪费时间,浪费师资,浪费精力。
因此新时期中职教育应该考虑的是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中职学什么?高职学什么?本科学什么?应该有一个系统规划,而不是重复无效学习。这才是现阶段中职应该考虑的问题,简单来说中职的功能就是打基础。打牢文化基础,砸实专业基础,熟练基本技能,为后续大学阶段学习打好底子。
转变思想,中专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打开职业教育大门的“领路人”
很多不理解为什么要开中职教育的人,一点也看不到中职的重要作用。取消中职就能让那些初中的“学困生”一下就热爱学习了?即使把他们安排到高中,他们就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努力学习了?人有千万种,各有所长,有人擅长文化课,有人擅长体育,有人擅长技能操作。中专设置的目的其实就是分流,将那些不适合文化课教育的学生分离出来,再寻找一个适合他们生存的门路,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我们国家反复在提“大国工匠”,这些行业大咖都是高中上大学出来的吗?不尽然吧。360行,行行出状元,都是高中上大学出来的?不可能吧。
不要觉得上中专出来没用,也是去厂里挣血汗钱。上中专是再给你一个继续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中专出来不行,那你考高职行不行?如果高职也不行,那你专升本,或者中专好好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直接考本科行不行?国家已经给你铺好了职业教育的道路,开通了到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列车,你想在哪里下车都可以,只要你能坚持,想要成功,那就一路走下去,我相信知识终究是能改变命运的。
所以说,不要再抱怨中专无用,她不仅重要,而且不可或缺,未来的中职教育应该与普通高中并驾齐驱,成为职业教育的开启者,引领者。
教育的本质与独立思维
教育改革,似乎成为了全民共识。但是,很多观点与做法存在诸多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莫过于减负。
现在的学生确实辛苦,书包沉重,课业负担太重,很多孩子家庭作业写到晚上11点,周末还得参加辅导班。作为家长,我确实不赞成让小学生背负如此之重的课业负担。但是,我主张改变的不是“负担”,而是“课业”。
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学习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那么轻松。教育,根本上来说是抑制人性之恶的一面,比如懒惰与贪婪。教育与惰性、贪婪做斗争,促使人去思考、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很“费脑”,也就是要支付成本,包括金钱与时间,以及学习的挫败感。
我们看,新加坡的小学生、日本的小学生、美国的小学生,辛不辛苦?都很辛苦,只是他们辛苦的方向与中国内地学生的不同,结果也不同。
中国小学生很多时间都在重复做数学题,如果将其中一部分时间拿来学逻辑学,效果则完全不同。日本的小学生在礼仪、习惯、规则上花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美国的小学生也有作业,老师让学生去研究“在南北战争中,如果北方输了,美国会怎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查询各种资料,然后提交一篇论文。这种学习方式是中国硕士研究生才会使用的。还有,新加坡的大学入学申请考试题,让学生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对新加坡的影响。
所以,教育是艰难的,学习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关键看,支付这个代价,可以获得哪些收益。
近些年,为了给学生减负,各种花招层出不穷,比如增加体育课,开设足球课,音乐、游泳、跳绳列入考试项目,减少英语的考分比例。这个趋势下去,数学会不会被踢出学校?
不是说增加音体美不行,问题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吗?结果是不是南辕北辙?为了应付音乐、游泳及体育,家长需要报更多的校外辅导,支付更多的费用。即使这些课程全部由学校教授,学生的应试压力反而更大,他们要抽出被占用的时间来做题、写作业,睡眠时间更少,身体素质可能更差。
所以,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捋顺,很多行为看似初衷很好,结果却相悖。那么,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回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让人学会独立思考,客观地认识自然世界和人类行为的规律。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人守规则、有爱心,激发人的创造力吗?这些都是建立在独立思考、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恪守教条、愚昧忠诚、无原则地博爱。这种工程师、科学家及道德家反而是更加危险的存在,对社会更具破坏性。
比如,教育学生守法,更要让学生思考,法律的正当性以及立法的原则。我们知道,农耕时代有很多恶法,动不动就株连九族。学生需要思考这种法律是不是正当的?如何判断法律的正当性?遵循什么样的立法原则才能确保法律的正当性?同样的道理,教育学生爱国,更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国家,国家、政府与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现在的教育偏离了本质?为什么教育沦为了选拔人才的机制?为什么教育以考分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教育负责培养人、启迪人,社会从教育系统中选拔人才,尤其是从大学教育中选拔人才。公务员考试、企业招聘都从教育系统中选拔人才。但是,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人才。
打个比方。教育就像运动,运动的目的是什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不是跑马拉松或110米跨栏。只有某些运动能力突出的人,才进入到专业系统中训练,比如短跑、长跑、篮球、橄榄球。这就是运动人才的选拔。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在某些方面突出的人,被选拔到进入专业训练,即大学教育。在大学教育,针对不同的能力特长分不同的专业。在专业领域,分本科、硕士与博士,层层选拔,阶梯晋升。
现在的教育,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向大学冲刺,目的是高考,目标是好大学,终点是社会的上层通道。
这其实是东亚教育的一个通病,叫做教育功利主义,中国颇为严重。东亚国家工业起步晚,产业竞争相对较弱,再加上劳动组织力量弱小,社会制度不公平,普通工人加班严重且收入低下。德国人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进入产业教育,然后成为一名产业工人,工资收入也不低。但是,这种情况在东亚很少见,东亚非高等教育的人群出路太窄、收入较低。
在中国,家长对应试的迫切程度,经济收入高的地区弱于经济收入低的地区。比如,河北、江西、河南等地区,家长更加专注于应试。同样高考压力大的广东省——广东省的重本录取率全国倒数,家长也拼教育,但他们会将更多的资金与时间投入到体育与艺术方面,而不仅仅是应试。广东家庭的收入更高一些,他们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出路。
其实,教育沦为选拔机制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选拔的唯一标准是应试。
应试这个唯一标准,导致人才大量错配。人才选拔的标准应该是多元化的。美国的社会将会打橄榄球、会唱歌、会搞研究的人一一选拔出来,让人的特长与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延伸。申请新加坡、日本、中国香港的大学,也要笔试,也要面试,但是考试的内容不是单一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难被选拔上。
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高考这一种选拔标准的问题,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社会坚守教育公平性的最后底线。明知有问题,也没人敢改。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一搞多样化的标准(如自主招生)就出问题?
应试的最大伤害是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背离了教育启迪人的本质。为什么?一方面大量的做题与考试,学生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教育,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更为根本的是,应试是整套规则的指挥棒,它不指向启迪人,而指引人去争夺有限的公共资源,从争夺学位房开始展开存量斗争。
社会上很多人批评名校存在大量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群体的问题不在“利己”,而是利用社会规则利己,而不是个体创造利己。他们是教育选拔机制的受益者,他们利用了这个游戏规则,享受了最好的公共教育资源,晋升到了社会上层通道,继而进入国企与公共机构。
最后,我们需要落实到教育规则上来。在转轨型国家,各项规则在改变,前后矛盾容易产生扭曲现象。渴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但新知识和新技术又源自独立的思维与意志。这就是教育的矛盾点。
低学历完全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能否在毕业后持续坚持学习。
短暂的落后,放到人生几十年的时间去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一个低学历想逆袭的年轻人来说,把握好20多岁这一段人生精力最充沛、学习力最强的黄金时期,比拿到一个漂亮的学历,要重要100倍。
好好规划自己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沉下心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不要抱怨你的原生家庭,不要焦虑你的未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娱乐和交际上,不要把学历低作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比学历和背景更重要的,是你义无反顾的冲劲,和改变自己的信念。
踏踏实实地去学习和做事,就是你的未来。